諸暨位于浙江省中北部,北鄰杭州,東接紹興,南臨義烏。諸暨歷史悠久、人文薈萃,是越國故地、西施故里,諸暨為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、越王勾踐圖謀復國之所,秦王政二十五年,設諸暨縣,屬會稽郡。諸暨是於越文化的發(fā)祥地。昔有錢塘名區(qū)之繁盛。中國百強縣市。浙江省首批科技強市,浙江省首批教育強市。諸暨市在2013福布斯中國最富有的10個縣級市排名第2位。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(yè)城市,是中國大陸最富裕的地區(qū)之一,區(qū)域面積2311平方公里,下轄3個街道、24個鎮(zhèn)鄉(xiāng),常住人口在115萬左右,是浙江省城鄉(xiāng)體系規(guī)劃和新型城市化“十二五”規(guī)劃確定的環(huán)杭州灣城市群大城市培育對象。中心城市建成區(qū)面積超50平方公里,城市化率達到61.3%。 2014年,生產(chǎn)總值980.48億元,財政總收入109.54億元,綜合實力位居浙江省十強,境內山川秀麗,有著名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(qū)——浣江-五洩風景區(qū),是中國優(yōu)秀旅游城市。行政區(qū)劃編輯
諸暨市轄3個街道、23個鎮(zhèn)、1個鄉(xiāng):暨陽街道、浣東街道、陶朱街道;大唐鎮(zhèn)、次塢鎮(zhèn)、店口鎮(zhèn)、阮市鎮(zhèn)、江藻鎮(zhèn)、楓橋鎮(zhèn)、趙家鎮(zhèn)、馬劍鎮(zhèn)、草塔鎮(zhèn)、牌頭鎮(zhèn)、同山鎮(zhèn)、安華鎮(zhèn)、街亭鎮(zhèn)、璜山鎮(zhèn)、浬浦鎮(zhèn)、直埠鎮(zhèn)、五泄鎮(zhèn)、嶺北鎮(zhèn)、陳宅鎮(zhèn)、王家井鎮(zhèn)、應店街鎮(zhèn)、山下湖鎮(zhèn)、東白湖鎮(zhèn);東和鄉(xiāng)。共有32個社區(qū)、34個居委會、467個行政村。市人民政府駐暨陽街道紅旗路26號。地理環(huán)境編輯位置
諸暨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,會稽山脈與龍門山脈之間,浦陽江中游。北緯29°43′,東經(jīng)120°14′。毗鄰紹興市柯橋區(qū)、嵊州市。東陽市、義烏市、浦江縣、杭州市桐廬縣、富陽區(qū)、蕭山區(qū)等縣(市、區(qū))。
地形地貌
全境處于浙東南、浙西北丘陵山區(qū)兩大地貌單元的交接地帶,由東部會稽山低山丘陵、
城市風景 (42張)
西部龍門山低山丘陵、中部浦陽江河谷盆地和北部河網(wǎng)平原組成。四周群山環(huán)抱,地勢由南向北漸次傾斜,形成北向開口通道式斷陷盆地。境內東、西部為低山丘陵,富有林木、礦藏。東部會稽山脈,主峰東白山太白尖海拔1194.6米,為境內最高峰;西部龍門山脈,主峰三界尖海拔1015.2米,為境西部最高峰。中部為河谷盆地,多沃土良田,北部為河網(wǎng)平原,水資源充沛。境內四周群山環(huán)抱,一江縱貫其中。東西部為低山河谷盆地,北部為湖畈河網(wǎng)平原,構成向北開口通道式盆地。境內群山均屬仙霞嶺山
系。東部會稽山脈為浦陽江、曹娥江、東陽江分水嶺;西部龍門山脈為浦陽江、富春江分水嶺。河流屬浦陽江水系。浦陽江縱貫南北,境內干流長67.6公里,東西8條支流呈葉脈形展開。
氣候特征
諸暨市境地處浙中內陸,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(qū),四季分明,雨水較多,光照充足,年溫差大于同緯度鄰縣,小氣候差距顯著,具有典型的丘陵山地氣候特征。氣溫年平均為16.3℃,常年平均降水量約1373.6毫米,降水日年均約158.3天,相對濕度約82%,日照年均約1887.6小時,年日照百分率為45%。交通編輯鐵路和公路是諸暨的主要交通手段,浙贛線是中國最早建成的鐵路之一。在滬昆高速公路沒有之前貨物運輸主要依靠S03省道。
鐵路
浙贛線、滬昆客運專線
公路
滬昆高速、諸永高速、紹諸高速、杭州第二繞城高速
水運
水運不是諸暨的主要方式。民國時期有沿浦陽江順流而下經(jīng)錢塘江,京杭大運河,蘇州河到上海的航運路線提供客貨服務。